“世界造船中心从趋势来说,必将从日韩转到中国。中国在03-07年世界造船罕见的兴旺期快速崛起成为全球第二,经过金融危机更可能加快超韩步伐”─作为全球第二大造船巨头“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总经理的谭作钧(见图),18日出席“2009上海海洋论坛”时,强调中国船厂已能建造除豪华邮轮外的所有船型且成长迅速,赶超韩国只是时间问题,“预计会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实现”。
“大危机时期往往也是竞争格局大调整的时期,经过30年发展,中国造船已具备比日韩更好的基础,中船集团三大造船指标已连续3年居世界第二,正努力打造世界第一造船集团”。
二十年代可称冠
谭作钧以一组数据指出,“08年中船集团造船完工量达到853.9万载重吨,占全球份额的8.7%,新接船舶订单1149万载重吨,手持订单5233万载重吨,这三大指标均居世界造船集团第二位”。相比之下,同期全球最大造船集团“韩国现代重工”完工量为1489.3万载重吨,占全球份额的15.2%,仍明显多于中船。
同在08年,全球排名第三的“韩国大宇造船”造船完工总量为573.2万载重吨,已大大落后于中船。排在第四至十位的则依次是:日本今治、韩国三星重工、中船重工、日本统一、日本常石、韩国STX和日本三井。截至09年9月底,中国企业手持船舶订单总计1.99亿载重吨,高于韩国的1.76亿载重吨。今年1-9月中国新接船舶订单更达1180万载重吨(占全球的62.2%),明显高于韩国的493万载重吨(占全球的26%),凸显出中国造船业在危机中的竞争优势。谭作钧就此分析说,“世界造船竞争格局,将由‘韩中日’,向‘中韩日’转变,从总量角度看,中国可能加快实现赶超韩国。但从综合竞争水平来看,韩国的优势地位仍将得以保持,中国造船业份额则会继续扩大”。
国企民企多极化
谈到中国国内造船市场,谭作钧认为多极化格局还将进一步延续。“五、六年前,国内两大造船集团还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现在随著民营资本进入造船产业,出现了后危机时代的竞争格局。”
他认为,国内两大造船集团在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产品市场的地位仍将进一步增强,“从目前的订单争取来看,海洋工程装备在中国的发展指日可待。”而在长江口、珠江口、环渤海三大区域,造船业集聚效应和区域集中度已进一步增强。上海仍是中国最重要的造船中心,但总量上已面临江苏以及华南地区的竞争,应进一步增强产品档次、技术水平,发展成中国重要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
对于中船集团自身,谭作钧指出将继续实施“创新作强”的发展战略,主要包括了:确保订单顺利交付、提高抗风险能力、加紧推出精品船型、培育海工新增长点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