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物流资讯中心

企业信息化的主要范围--(1)
来源: 时间:2003-05-15
如何更好地促进当前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最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搞清楚,本企业搞信息化的范围究竟是什么。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侯炳辉教授认为,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总的来说就是广泛利用信息技术,使企业在生产、管理等方面实现信息化。具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企业在生产当中广泛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实现生产自动化。如生产设计自动化(CAD)、自动化控制、智能仪表、单板机的运用等等,凡是用到电子信息技术的都是企业信息化的一部分。   第二层是企业数据的自动化、信息化。用电子信息技术对生产、销售、财务等数据进行处理,这是最基础的、大量的数据信息化过程。第三层是更高层次的辅助管理、辅助决策系统,Intranet、Extranet、制造资源规划(MRPII)、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办公自动化(OA)等都是用来辅助管理、辅助决策的,这是更高层次的信息化。   本节将从信息化的方方面面进行透彻分析,使企业领导明确究竟信息化给传统的生产、销售、开发、财务管理等领域带来了什么样的革新,企业在制定信息战略上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考虑等问题。   一、营销管理   传统的营销方式是建立在庞大的物理销售网、遍布各地的销售代表和铺天盖地的广告攻势的基础之上的。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出现,将改变传统的营销方式。人们将发现,在计算机网络商场中彼此间更容易接触,营销成本会更低廉,消费者也将会更满意。网络营销并非是要取代传统的营销,而是迎合信息科技的发展,来创新与重组营销方式。传统的营销组合由4P组成,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促销(Promotion)和地点(Place)。在互联网络的冲击下,传统的营销组合亦有了新的内容:产品/服务:适合在互联网络上销售的产品通常具有下述特性:具有高科技感或与电脑有关;以网络族为目标市场;市场需要涵盖较大的地理范围;不大容易设店贩卖的特殊商品;网络上销售的费用远低于其他的渠道;消费者经由网络上的信息,即可作出购买商品的决策。   价格:虽然网络交易的成本较为低廉,但因交易形式的多样化,价格的弹性也大,企业应充分检视所有渠道的价格结构后,再设计合理的线上交易价格。而且,由于不许零售商的介入,零售价格易于在各地统一,企业也容易随时改变价格体系。   促销:线上促销除了可以为公司做广告外,同时也是发掘潜在顾客的最佳通道。但因为线上促销基本上是被动的,因此如何吸引消费者上线,并且能够提供具有价值诱因的商品信息,对于企业将是一大挑战。通过创造新鲜感,挑动上网者的好奇性,广告主吸引顾客注意力、搜集顾客资料的目的也就达到了,现在网络上出现的有奖竞猜、有奖问答、有奖注册等比比皆是。   渠道:线上交易的产生对于企业现有渠道结构将是一大挑战,互联网络直通消费者,将商品直接展示在顾客面前,回答顾客疑问,并接受顾客订单。这种直接互动与超越时空的电子购物,无疑是营销渠道的革命。   网络营销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实现营销的4C(Consumers' Wants and Needs,Cost to Satisfy,Convenience to Buy,Communication):消费者的需求及欲望可以随时了解,消费者获取满足的成本相对低廉,消费者可以足不出户地采购,与消费者的沟通易于实现。   企业上网,开展电子商务,国外已经较为普遍了,国内也炒得很凶,但网络营销不是万能的,电子商务在中国也还没有真正实现的基础。究其原因,关键是中国还没有达到真正的网络时代:网上中文信息不丰富是所有上网者的怨言,普通老百姓连信用卡都还不用,更别说电子货币了。但是网络族正在迅速壮大,金融业也在积极推行电子商务的可行性。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在金融、外贸、民航等系统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各类企业从现在开始就可以进行自己实现网络营销的长远规划,实现的第一步是企业上网,青岛双星出口额的大幅增加就是通过互联网与国外的客户搭钩而实现的。   对于在传统营销模式下存在不便的企业来说,网络时代的营销方式则给他们订了一剂强心针。比如化工产品,传统营销方式主要有两种:业务员跑腿和洽谈会或展览会。现在企业的生产能力、企业的产品特性放在网上,有心的用户只要在搜索引擎上输人关键词,该化工企业的相关信息就会跃然屏幕上。   另外,企业通过建立内部的顾客信息系统,并与网络相连接,则可以代替以前的顾客卡片或顾客档案,并及时进行更新,也便于随时跟踪顾客和对顾客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二、生产管理   生产管理者的主要任务,就是首先建立好一个生产系统,其次要运行好这个管理系统,前者是长远性决策的问题,后者是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图2.2.1详细地列出了生产管理的任务。      生产系统的结构化要素和非结构化要素可以归结为以下五个要素:   即:生产过程、生产能力、生产库存、生产质量和生产人员,即通常所说的生产中的PCIQW。生产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要进行这五大要素的决策。从生产系统的结构类型来看,制造业和服务业有显著的不同,对于制造业生产管理的工艺矩阵(PPM),读者大都有详细的了解,这里简单提出服务业的生产特点:服务业的生产过程需用户直接介人;服务业的生产过程没有产成品库存;服务业的生产过程没有可集中性;服务业的生产过程大多数为劳动密集型。   下面我们将重点介绍制造业的生产管理信息化,根据服务业的特点,将介绍的内容适当地应用到服务业的生产中去。   从生产战略的角度分析,当生产管理者把生产战略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手段之一,并赢得了一定竞争优势之后,下一步就是要实现世界级制造系统。其特点有三:   是本行业中,至少是某一方面最强有力的竞争者,能比其他对手具有更迅速的增长和更丰厚的利润;   其产品无论在性能、功能或竞争优势、可信赖程度等方面都具有一流水平,并能够对市场作出最灵敏、有效的反映;   能够吸引、保持并造就本行业中最杰出的人员,因此能够吸收、应用并创造新的生产与管理技术乃至观念、思想。   实现世界级制造系统有两个现实的选择:准时生产制(JIT)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这两种方式在质量、成本、刚性、交货、弹性以及创新等方面都有上乘表现,甚至突破了原有系统功能悖论关系的约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于1974年在美国提出,其基本思路是,致力于全部工厂业务的计算机化,从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到制造,以及通过计算机生产计划制定系统完成生产与市场、库存、财务、质量、设备管理等方面的统筹与协调,使整个工厂,甚至全部企业的管理都能得到计算机的支持。在其后的十年左右时间,CIMS对企业各单元技术和各种MIS的集成发挥了重要作用。80年代中期以后,各工业发达国家先后都对CIMS的发展给予了很大关注,如美国、欧共体、德国、日本等纷纷制订长期发展规划,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推进其在企业中的应用。   我国在80年代中期就制定了CIMS发展计划,1989年开始实施应用示范工程。到1998年初,列人CIMS计划的应用示范工程企业已达67家,在系统集成和信息集成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预计到2000年将达到240家左右。除此之外,国内一些企业也在主动引人CIMS,这类企业的数量大约为示范企业的5倍左右。   从生产能力的计划与控制角度分析,线性规划与网络计划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其技术含量及实现的效率,而且实际生产的调度与控制也变得全面和高效。制造资源计划(MRPII)则综合了企业生产系统的内部资源要素,如构成生产能力的设备、人员、动力、能源等,以及生产系统的非结构化要素与相应管理体制,同时还有市场资源、财政资源、技术资源,对生产系统及其经营活动建立了一种模型,从而把企业的制造资源和经营任务需求进行平衡,以保证任务的完成。MRPII一般是由计算机支持的计划系统,但更是一种管理思想与决策逻辑,一个动态的信息系统。   MRPII是从物料需求计划(MRP)发展而来的。MRP是60年代中期美国企业提出的制定企业内部原材料零部件采购加工计划的方法,目的是保证企业能够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按照规定的数量得到真正需要的物料。最初应用MRP的主要是电子、机械等生产装配型产业的企业,后来在医药、化工、卷烟、食品及化妆品等流程型企业也开始应用,现已成为世界普遍采用的计算机辅助管理和辅助计划模式。70年代中期以后,MRP的功能不断发展完善,企业的成本发生、经营规划、销售与生产规划也纳入到系统中来,这便产生了被称为现代西方企业管理思想精华的制造资源计划(MRPII)。当前,国外又在MRPII的基础上,考虑离散型生产和流程型生产的不同特点,把质量、设施维护、过程控制、数据采集和电子通信等结合起来,实现更广泛的管理信息集成,即企业资源计划(ERP)。据了解,世界500强中的大多数企业都采用了ERP系统。我国企业引人MRPII开始于80年代中期,目前约有上千家企业建立了自已的MRPII系统。近年来,国内一些行业的领头企业也开始了建设ERP的尝试。   从质量管理的角度来看,信息化则将给企业带来一个飞跃,MRPII,ERP、CIMS、CIMS等的应用无不包含着质量控制的因素。   另外,后面我们将专门讨论人力资源的管理,而对于生产人员的管理,在这里的论述又不同于后面的内容。广义上的生产人员就是全企业,甚至全社会从事生产性、创造性工作的人员,即常说的人力资源;从另一方面来看,企业虽然有人事、组织部门,但这些职能性部门往往远离真正的“人力资源”,而能够解决真正发生在基层的、最经常的人事问题,促进组织正常运行,提高人员生产率的往往是在生产一线的管理者。所以我们往往在生产管理的系统中包含生产人员管理的内容,这是与后面的人力资源管理内容有所不同的。   这里生产人员管理的目的就是:有效支持产品的竞争优势并努力达到运行的高效率。具体的任务包括:   生产任务的工作设计;生产系统的定编定员;生产人员的选拔利用;生产人员的技能培训和职业发展;生产人员绩效的评估等等。而引进完善的生产管理系统,则可以使这些任务的实现变得容易和高效。   三、产品开发   面向消费需求,开发具有经济潜力的产品,往往是企业资金投入的大头。最明显的莫过于信息产业,微软公司的工厂价值几何,大家心里都有数,但是微软的开发部门何等强大,恐怕任何企业都望尘莫及。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说,信息技术应用于产品开发,所能带来的效率优势都是非常显著的。从70年代、80年代的计算机庞然大物到现在功能强大的个人电脑,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开发产生的巨大变化让人觉得恍若隔世。小到两三个人的广告公司(其产品大多是个人电脑上制作出来的),大到飞机制造厂(从一个螺丝到机身和机翼造型都充满了计算机设计的功劳),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人才、资金和时间优势是无法用文字来形容的。   在产品开发方面,应用最广泛的莫过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它起始于美国60年代中期。我国CAD技术的应用开始于70年代末期,80年代逐步应用于机械制造、建筑、管道、电子、建材、纺织等众多领域。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技术的成熟、工程成本的大幅度下降以及国产软件技术的迅速跟进,CAD大规模推广应用条件基本具备。目前我国大中型建筑规划设计院已基本普及了CAD技术,全国已有一万多家单位甩掉了图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到2000年我国国民经济主要部门的科研、设计单位和企业将全面普及推广CAD技术,其中机械等行业的普及率达到70%以上,全国70%的工业炉窑、耗能高的机电设备采用计算机进行节能控制。CAD的应用仅仅是一个方面,随着国际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应用网络分布式开发得到了很大进步。处于北京的专家可以和美国、澳洲的专家一起,研讨一个产品的可行性,而不用大家都飞到同一个地点。Linux(一种足可以挑战微软视窗的免费操作系统)的倔起便是一个最有力的例子,成千上万的自由软件运动者通过网络协作开发Linux以及Linux平台上的应用软件,他们之间很少见面,多的只是在聊天室里亲热地称呼一下“波比”或者“汤姆”,在网络论坛上见到“缔造者”的代号。短短的几年,Linux从一个小小的内核,发展到现在功能较为齐全的操作系统,效率惊人,而正是由于开发成员、开发方式的特性,Linux便没有了微软庞大的开发成本和令人咋舌的正版价格。   四、人力资源管理   除了前面在生产管理中提到的某些生产人员管理,对于全企业来说,现代信息技术使得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吸收和开发、测试、录用、培训、奖励等都变得更容易,而且费用也大大降低。   首先举一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例子,其基本架构包括如下内容:   1.数据   包括动态数据和静态数据。动态数据是员工在进人企业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的,如工资数据、考核数据等。动态数据要求企业能及时、准确地对其进行跟踪、辨别、搜集、更新。动态数据是企业领导掌握人力资源状况、管理水平以及提供未来决策支持的主要数据来源。静态数据有两大类,一类是如员工性别、经历、通讯地址等员工自身数据,另一类是如部门职责、部门结构、职位分布等组织数据,静态数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下面的数据关系和规则。   2.数据关系和规则   数据间关系和规则的建立要根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具体需要。关系和规则要能够很好地反映企业现实状况,适应未来需求,能够帮助处理人力资源数据和提供有价值的报告。   3.统计分析报告   利用数据关系和规则,企业就可以对发生的大量人力资源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产生定期的报告,如工资状况、工资分布、员工考核情况、报酬系统的激励效果等。简洁明了的人力资源管理报告,不仅提高了人力资源的管理效率,而且便于企业高层从总体把握人力资源的管理状况。   分析我国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现状,首先是缺少适宜企业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软件,这是由于计算机软件人员对这个领域还不熟悉,同时企业里的人力资源管理缺乏理论支持。其次有些企业的动态数据并没有做到随时更新,而系统的功能往往表现为工资的记录器,这主要是人力资源部门对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理解不够、重视不足。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是一种管理工具,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方面,所有的工作都是以人为本,信息化建设也不能脱开这一重要环节。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人员管理还体现为工作设计,这又涉及到前面的生产管理的计划控制方面。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全面的问题,当然可以抓住重点,但是缺少辅助的系统、基础的系统,你所认为重点的系统就无法发挥理想功能。   五、财务管理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财务管理分为成本管理、流动资金管理和投资决策。详细的内容如下:稳健的财务是经营的第一保证,财务状况和理财能力是财务管理的主要对象。财务状况反映了企业的资产、损益、资金变动情况,也表现了其获利和支付能力,反映财务状况的系列指标直接给高层决策提供最可靠和真实的支持。理财能力是企业筹措资金和运营资金的能力,所以应根据企业的整体运作和长远规划来运用资金、加强预算管理、致力于降低成本和减少不必要支出,并以财务为基础,加强资本运营能力。现代信息技术将使财务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时财务管理工作却越来越轻松。财务管理人员将从繁琐的财务工作中解放出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而高层领导能更方便、容易地获取财务信息,从而作出正确的决策。   财务管理是信息化的急先锋,因为:   1.企业中的财务管理是最易于定量化的,也就最容易采用信息系统。   2.企业领导往往极其重视对财务管理进行控制,也就最容易投资应用财务管理系统。   3.由于中国财务管理的特殊性,使得国外的财务管理软件较难进人中国市场,从而使财务管理软件产业成为软件行业中最先行和最成熟的一项。这样就培育了一大批民族软件企业,这些软件企业对于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吸收和对国内管理特色的研究使得其产品更成功,从而形成了有效循环,也带动了软件企业在其他领域的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   4.财务软件一般较精巧,又是相对独立的系统,安装容易,不会带来管理的变革甚至企业重组,使得系统与企业容易相互适应。但这并不是说财务管理信息化已经做得足够好了。先锋最容易遭受挫折,最容易遭受批判,最容易被人看到其弱点与不足,我们的民族财务管理系统还存在某些缺陷,比如通用性、安全性不好,甚至有些操作方式不符合国家规定。而且,我国2000多万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又有几何呢?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还需要与其他方面的信息化结合进行,实行全面企业管理,真正体现信息化的竞争优势,提高生产、管理效率。   六、决策支持   决策活动是管理的主要活动,当企业(或任何其他组织)面临问题时,通过决策活动,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决策活动决定了企业资源投入的方向,对企业影响巨大。   决策问题有如下五个特点:   1.决策是为考虑未来某个方案而进行的,所以是未来导向;   2.决策是多方案选择,所以是选择导向;   3.决策从方案的结果分类,可以分为确定性决策(概率为1)、风险性决策(已知各方案概率)、不确定性决策(概率未知)三种;   4.决策从能否预先设计的角度分类,可以分为结构化(程序化)决策与非结构化(非程序化)决策;   5.决策从方案选择的角度分类,可以分为规范模式决策(如线性规划)和描述模式决策,前者寻求最优解,是理性决策;后者寻求满意解,是有限理性决策。决策问题的分类架构如表2.1所示:      作业控制管理控制战略决策   结构化订货决策竞标出价并购公司      生产计划贷款机构选择开发新产品      选择供应商广告的分配加入新市场   非结构化选择生产指挥者部门编制公司重组     不同层次的企业管理者需要不同的信息。企业的高层领导需要更多的战略信息,中层管理人员需要的是战术信息,而基层管理人员需要的是业务信息和作业信息。也就是从决策实行的管理层次来看,管理决策可以分为作业控制、管理控制和战略决策三个层次。战略决策需要战略信息,战略信息大部分来自外部,管理决策关系到战术信息,战术信息内外部兼而有之,而作业控制所需的业务和作业信息基本来自内部。一般而言,战略信息寿命长、更新慢,业务和作业信息寿命短、更新快,而战术信息居中。战略信息加工灵活,战术信息次之,而业务和作业信息则比较规范。战略信息的使用频度和准确度低,战术信息居中,业务和作业信息则最高。信息的不同层次也影响着管理决策的不同。   信息化的发展使企业将有越来越多的可程序化决策纳入计算机系统,管理人员将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无法程序化的决策上。有人说两者关系是,可程序化决策?无法程序化决策=80?20;用现代化的计算机和数据终端设备进行数据集中处理,将分散数据集中到计算中心,促进重要决策的集中化,提高决策速度和质量;重要决策集中,次要决策分散,将需要在各部门间取得协调的决策下放给中层。随着信息处理条件的改善,决策者可以亲自对其决策加以控制,减少了中层管理人员的监督作用,促进以监督为主要职能的管理层次和部门实现精简。总之,表现了企业管理组织既高度集中又机动灵活的柔性特征。   根据西蒙(Simon)的理论,决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认知(Intelligence)--寻找问题;设计(Design)--形成方案;选择(Choice)--选择方案。以上述三个阶段为基本架构,我们对决策管理的信息化进行简要分析。   (一)认知阶段与IS   决策问题的认定,多半依赖人的价值判断、直觉与认知能力。因此,这一阶段计算机主要帮助人进行问题寻找,也就是发掘现状与理想的差异。Pound指出,寻找问题有四个方向:现状与过去比较、现状与计划比较、现状与组织中单位比较、现状与同业比较。这四种比较通过计算机进行,需要大型数据库(包含企业各方面丰富的资料)的支持。   (二)设计阶段与IS   设计阶段有三个步骤:确定目标、找出变量及变量间关系、分析环境变量的组合并形成方案。在后两个步骤中有大量计算,利用计算机的支持,通过人机交互不断修改模型,最后可以设计出令人满意的模型。   (三)选择阶段与IS   一旦可行方案形成,则可以借助管理科学的技术,协助决策者对确定类型和风险类型的决策进行方案选择。信息化对决策的支持最突出地体现在决策支持系统(DSS,比。Decision Support System)的开发和应用上,决策支持系统是“以电脑为基础,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帮助决策者使用数据及模型,以解决非结构化问题。”需要注意的是DSS是人/机系统,电脑负责计算分析,但电脑并不能代替人脑进行决策,通常是由决策者提出假设,DSS进行灵敏度分析或方案结果分析或环境变量预估。根据DSS内部的决策模型,DSS对输入的数据(或者是输入的"事实")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决定于模型的建立),得出模型认为的最优解或良好解,最终决策由管理者来选择。最简单的DSS也许仅仅包含所需要的数据供决策者提取,最复杂的系统就是通常我们认为的理想的DSS??建议模型系统,即应用数学程序或公式,对决策问题提出建议。根据企业管理的不同功能,可以将DSS进行详细分类,如:行销DSS(交货分析及库存分析等)、财务DSS(损益分析)、人力资源DSS(评估人事处理方案)。另外,辅助高阶主管(CEO)工作,可以建立经理信息系统(EIS,Executive Information System)或称经理支持系统(ESS,Executive Support System)。高阶主管主要管理功能为“让事情发生”,通过主持会议、发布命令、询问意见、收集信息来推进企业的管理工作。要实现其管理功能,经理们需要描述现行问题的数据,评估关键因素的信息和指导属下工作表现的数据来综合进行分析。而EIS则能够使经理们得到更快更广泛的信息。EIS首先是一个“组织状况报导系统”,能够迅速、方便、直观(用图形)地提供综合信息,并可以预警与控制“成功关键因素”遇到的问题。EIS还是一个“人际沟通支援系统”,经理们可以通过网络下达命令,提出行动要求,与其他管理者讨论、协商、确定工作分配,进行工作控制和验收等。除了决策支持系统和经理信息系统,辅助决策还有更胜一筹的信息工具专家系统(ES)。专家系统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系统,是将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建构于电脑之上的信息系统。它能够保存与延伸多个专家的知识,可以利用ES进行培训与教育,最终提升生产力。   信息是正确经营决策的基础。企业经营者要作出适应环境的正确决策,尤其是战略决策,除了凭借个人经验和判断外,更重要的是掌握足够的外部环境信息和企业内部信息,这些信息还必须正确、可靠、及时、全面而适度,错误的、过时的、多余的信息将导致错误的判断和决策。而信息系统能够极大地改善信息的质量,保证信息的数量,加快传递的速度,所以,信息系统能帮助管理者增强决策能力。在线实时系统使管理者几乎可以在问题发生的同时就知晓。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使管理者很快掌握事实真象,用不着再找人帮助查阅大量纸张文件。管理者可以通过普通的电子表格软件或新式的决策支持软件进行“如果…则会怎样”的分析,从中找出最优方案。信息就是企业的生命。正是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带来了畅通无阻的信息资源,使得企业高层管理者在决策时有了更加丰富的依据。管理人员可以更加容易地运用现代博弈论方法进行企业的战略决策。   七、全面企业管理   随着企业管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全面企业管理应运而生。目前的全面企业管理概念及内涵包括传统财务管理、办公自动化管理、企业生产流程管理、网络系统管理及企业与市场、与合作伙伴相互沟通的电子商务在内的管理,它囊括了我们前面所提到的信息化范围的五个方面。有效实施全面企业管理将为企业提供解决复杂性和多样性挑战的解决方案,有助于加强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全面企业管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企业与市场的沟通形成标准模式。它包含了电子邮件、群组软件及视频会议等要素,能够支持多任务应用平台和所有网络协议;它综合了各种管理功能,充分发挥彼此间的相互协调作用;提供整体的安全控制管理;提供程序开发界面,供其他厂商开发相关产品,并可根据特定需求进行修改和扩充;既能监控网络流量,又能提供预警与分析功能。   企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国民经济中的“细胞”,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好与坏,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改革的成功与否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突破企业管理发展中的瓶颈,就应该对企业实现全面管理。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柳纯录在“全面质量管理”研讨会上提出,全面企业管理是信息化建设之关键。全面企业管理软件则是优化信息中心运转机制,提高效率和效益的最佳工具。它从一些执行重复性工作的简单工具衍生成一套综合的、基于策略的系统,帮助信息中心由人治的管理进化为制度化管理,它将典型的企业管理模型转变为超越个别系统、网络或数据库的管理,而成为较高层次的“端到端”企业管理方式。全面企业管理有两个显著特点:交叉性:全面企业管理涉及企业方方面面,正因为此,体制、结构和人员的管理问题成为限制企业实行全面管理的因素。渐近性:全面企业管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而且全面企业管理软件在技术上还存在不成熟的地方,在应用上也还没有太多的时间,所以实现全面企业管理需要较长的时间,这一点企业应做好充分的估计。   实现全面企业管理,必须让计算机的应用成为企业管理的重点。计算机的应用可以向四个方面发展:企业管理和生产过程的紧密结合、信息的智能化管理、强化外部信息的采集和形象的塑造,以及借鉴国外成熟的管理软件工具。只有这样,各个企业才可以运用自身的优势,对数据进行收集、加工和分析,使企业能够全面地掌握信息,更好地全面管理。根据Forrester Research公司的预测,凭借下一代企业管理软件工具所提供的功能,不仅在桌面系统和服务器系统的管理上可以将企业的整体管理成本降低,提高整体管理效益,而且使用统一的管理界面,利用集中式信息管理的功能,凭借标准的整体架构,保障在企业管理的投资外,减少管理人员的训练开支,达到协助企业全面发展的目的。相信全面企业管理解决方案将使企业的管理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总之,在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建立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在开发决策支持系统(DSS)的基础上,通过人机对话实施计划与控制,从物料需求计划(MRP)、制造资源计划(MRPII)和企业资源计划(ERP)。还有集开发、生产和实物分销于一体的准时生产(JIT),不断消除浪费的精细生产(LP),供应链管理中的快速响应和敏捷制造(AM),无污染的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以及通过网络协调设计与生产的并行工程(CE)等。这些信息社会新的生产方式把信息技术革命和管理进步融为一体,使企业在方方面面赢得竞争优势,这些信息系统的应用也使得企业在企业生产、企业数据、企业决策者三个层次上实现信息化。八、中小企业信息化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有其灵活的特点,在其信息化范围内,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组合,它的信息化的深度和基本方式同前面谈的内容多少有些不同,比如中小企业实施SAP的R/3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就我国目前情况看来,虽然有广大IT厂商的大力推动,大多数中小企业仍旧在信息化的门前徘徊。中小企业资金和人力资源都不充足,而建立任何的信息系统都有可能是劳民伤财的举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太高、技术服务成本太高,适应中小企业的软件开发不足,企业又有太多的“特色”,业务类型和产品范围往往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不小心,咬牙建立的信息系统便不能适应企业的需求。   所以,中小企业在建设信息系统时,可行性分析与系统选型十分重要。企业在人手少、经验差的情况下,不要搞太大的项目,因为大项目技术复杂,对技术人员的要求高,出了问题也不容易找得到行家解决。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实施信息化也有自己的优点,首先是业务范围小,系统规模小,比较简单易行;其次是员工的培训工作容易进行;而且,中小企业往往存在许多共性,市场上的现有解决方案完全可以因地制宜,实行“拿来主义”。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可以从以下内容着眼考虑:   (一)网络应用   虽然说IT厂商纷纷叫嚷的“中小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总有一点推销自己商品的嫌疑,但认真地想一想,将中小企业推向网络应用,却是必须和有实效的。微软的产品经理殷建松称中小企业上网是“第三次信息化”。第一次信息化的对象是大公司,第二次信息化的对象是政府。他说,电脑网络在微软被称为“数字神经系统”,这根神经已成为企业对内对外沟通的骨干渠道,中小企业把这根神经健全起来,将获得与大企业对等的发展机会。譬如可以通过网络宣传自己,通过网络进行全球设计与制造,通过网络销售产品。因为这一切都是虚拟的,不需要很高的成本,中小企业承担得起。在美国,上网的中小企业比那些还没有上网的同行的效率平均高出24%。在信息时代,企业的管理运作更多地依赖于准确快捷的数据,少数人拍脑袋想“点子”的方式不灵了。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团队作战”的方式更广泛一些。它不仅需要一种精神,还需要计算机网络作为手段,以使企业内部的信息得以及时沟通,从而对不同的岗位乃至万里之外的员工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协调。   然而,我国目前中小企业对于网络应用的热情似乎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空前高涨。个中缘由有资金方面的,也有认识方面的:一些中小企业对网络的应用设想得太难了。其实,走向网络可以从最简单最基础的做起,一步一步向复杂和高级迈进,每前进一步你都可以看到网络给你的工作带来的便利,给你的企业带来的效益,这种效益就为你进一步的建设建立了基础。据称,如今MBA找工作,要先上网看看这个公司有没有网站,网页的内容是不是丰富,以此来判断该公司是否有发展前途,是否值得"以身相许"。由此看来,中小企业的网络应用不能再继续观望了,要找好时机,做出重要的抉择。回头看看时,你将会感叹于你的“英明决策”使你的企业站在了时代的前列。   (二)信息资源   数据的收集、整理是非常繁琐吃力的事,而且必须持之以恒地做,不能立竿见影出成绩,因此常令人望而却步。中国信息资源严重匮乏已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系统中数据不全面、不准确往往造成了系统数据分析的无效性和决策支持的失败。相对于资金、人力资源充足,信息化开展较全面的的大企业来说,中小企业的信息资源收集整理工作更是一个难题:不可能有太多的专人负责,不可能依赖于管理信息系统。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信息化必须彻底改进企业的信息收集、消化能力的问题。信息收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先要确定目标,限定一个高质量收集范围,否则收集到的东西将有失精当。之后要组织专人做收集、管理、分析的工作,这里面一定要有此领域的专家。对收集到的资料的加工方式也要视特定情况而定,可以精选与浓缩,以节省阅读者的时间;可以归纳与整理,将零散的资料合成为综述性的信息;可以设立专题研究,针对特定时期的特定业务,给领导及业务部门提供权威的参考信息;当收集的资料达到一定规模后,可以据此作预测与分析,预测未来趋势,为企业提供前瞻性的决策信息,这是最有价值的信息。   (三)使用者自建系统   使用者自建系统(EUC,End User Computing)是一种较新的思想,主要是强调面向系统最终用户(或干脆由最终用户自己),企业自主地进行硬件基础设置,自主地进行相关软件开发(通常这种开发是比较初级和直接的),以适应企业中各种小而繁杂多变的项目需求,这种需求往往是在大的信息系统中无法实现的。利用使用者自建系统,要求中小企业有一个能力较强的信息中心负责企业中的培训、帮助、电脑需求、产品评估、宣传、数据管理、维修与开发等项工作。   随着我国企业信息化的深入,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将成为企业信息化的重点,提高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出谋划策,将对促进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起到良好的作用。

综合资讯
行业观察
国际物流
产业物流
会展培训
资料中心
物流学苑
通关知识
操作实务
法律资讯
推荐企业
三山新城网
佛山市南海康盛木业有限公司
中海集装箱运输深圳有限公司佛山..
海粤船务有限公司
金信集团
广东珠江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南海国际船舶代理有限公司
广州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中远..
广州启宏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新柏泓船务有限公司
站内搜索

佛山市南海区中南公共保税仓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法律声明
Tel:0757-81813031 Fax:0757-81813071 E-mail:[email protected]
ICP许可证:粤ICP备09110483号
ISP许可证:粤B2-20040072 穗公网监备案证书:4410991106287号
Copyright © 2009 e335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物流门户---三山国际物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