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讯】一度雄心勃勃发展港口与航运业的韩国政府,最近在战略上进行大调整,提出以「全球物流网络策略」来取代四年前制定要成为「东北亚航运枢纽」的旧策略,并构思由官办民营的投资新机制,初步成立1.5万亿韩圜(约16亿美元)的基金,放弃再发展釜山新港,改为积极向印度、越南等国家,以投资、并购方式发展海外码头,构筑一个内外结合、子母港集团,以新姿态树立韩国港口的特色形象。
劳氏:政策「急刹车」
韩国政府今次在港航业政策上的转变,被英国《劳氏日报》形容为一场海运政策「急刹车」,这意味著2002年由当时总统金大中制定的以釜山港为发展中心的「东北亚航运枢纽」的战略,以失败告终。
韩国政府经济政策协调会日前举行会议,提出一项名叫「全球物流网络策略」,替代已经过时的「东北亚航运枢纽」的战略。
韩国海洋水产部发言人介绍,在新策略下,釜山、光阳港目标要成为东北亚物流枢纽,韩国必须进行推广工作,赶走压在自己头上的暗云。他表示,在具体行动上,将投资在新兴的印度、越南的港口上。尽管发言人没有再提四年前的「东北亚航运枢纽」,但海洋水产部官员Yoo Byeong Goo表示,韩国需要转变一项新港口发展政策,来面对经济转变所面临的新挑战,以及中国已形成东北亚地区贸易巨人的形象所展示的影响力。
从种种迹象显示,韩国政府在今年十月份,认识到这项为期18年(2002年至2020年)、投资590亿美元的航运政策是错误的,并全面进行大调整。
中转货量续跌
早在2002年,干国港口中转货特别是来自中国转运货,占韩国港口转运量的30%至40%,韩国判断发展中转港是时候,因此,大力制定新政策,发展釜山新港。不过,事实证明近三年来韩国港口中转货是逐年减少,今年头十个月整体港口货量增长不足2%,中转货量增幅不足10%,釜山新港规划总容量是550万箱,占韩国整体港口总吞吐量20%,码头「吃不饱」现象非常明显,随著中国华北、东北地区沿海港口大力发展码头基建,运力相继上升,分流去韩国港口中转量愈来愈少。
据悉,新策略其中一项标志是设立物流发展基金,由政府、民间财团四方合作,首期总额达1.5万亿韩圜,其中官方的韩国集装箱码头机构(KCTA)出资100亿韩圜,国家另补贴100亿韩圜,其它半官方机构又补贴3000亿韩圜,另有1.2万亿韩圜由包括银行在内的非政府金融公司出资。
投资东南亚港口
已知韩国不再守在自己的家门口,而是制定「走出去」的策略,计划至2014年以构筑网络在印度、越南、泰国港口投资,并计划至2019年在欧美地区再收购一批中、小规模船公司,构成港航结合的网络,发展物流业。
事实上,韩国在十一月初由釜山港务局出头,联同九家韩国公司投资3.49亿美元,在越南胡志明市附近的盖梅港发展3个泊位。釜山港务局表示,正关注多个越南港口的投资项目,作为初步整合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