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电器日前在京举行发布会,高调宣布未来一年内将在京新开10家以上超过10000平米的超大型家电卖场。而此前,据媒体报道,大中、苏宁、国美以及云南盛兴等也加快了在北京开店的步伐,北京家店连锁门店在五一期间前所未有地达到91家。据预计,到今年年底,北京的家电连锁卖场将达到140家。在京城一些热点商圈,甚至几公里范围内就聚集十几家门店。
新兴连锁零售模式成为零售业主流
近十年来,中国的零售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兴连锁零售模式逐渐发展成为零售业的主流。在这个变革的过程中,逐渐涌现出了一批本土连锁零售业巨头,如大型连锁超市百联集团、大型家电连锁零售企业国美电器、苏宁电器等。但是,过快的发展也导致中国连锁零售企业步入了一些竞争误区,这些误区,使很多新兴连锁零售企业的竞争力被日渐削弱。
不少连锁零售企业家都有这样的“共识”:迅速扩张,多占领和控制市场,然后供应商和消费者就会跟风而至,至于管理,再慢慢消化。但问题是,一旦开张营业,很快就会被混乱的事务性问题搞得焦头烂额,已很难进行管理整合。近年来,中国连锁零售企业的发展速度的确快得惊人,可以说用10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100年走过的路,特别是现在,一些大型连锁店每年开店动辄以几十家计,有的甚至提出了每年开店几百家的宏伟计划,其发展速度令人咋舌。
过快的发展速度给企业带来很大风险
但是,这样的发展速度可能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风险。一是人力资源的风险。由于开店的速度太快,毫无实践经验的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一般的企业管理人员被派去做店长、还没有做多久的店长很快就被委任为区域经理等情况比比皆是,对人才进行培养和提高的速度远远赶不上需求的速度。二是很多连锁企业的快速扩张主要是通过对相关企业收购和控股实现的。但是,由于企业文化的差异,两个企业很难在短时期内相互融合,甚至有可能发生一加一小于一的后果,如果一个企业在不长的时期内连续收购或控股了几家企业,企业之间更加难以融合。三是中国零售业偿债能力太低、债务成本太高,不得不依赖卖方信贷如短期交易融资,一旦资金链发生断裂,带给企业的将是毁灭性的打击。四是陷入过度竞争的风险。
现在,国际连锁巨头家乐福、沃尔玛等也将加大在中国扩张的步伐,但正如有分析人士所指出的,这完全是他们多年积蓄力量的结果,并不像国内的部分零售企业,“走路的姿态”还没有成型,就先“跑”起来,结果可能难逃“一摔”,更何况是“快跑”呢。
企业规模并非越大越好
许多连锁零售企业都认为,企业规模越大越好,只要企业做大了,什么都不用怕,跨国巨头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就是因为他们的规模巨大。但事实并非如此,2002年初,位居世界第三的、拥有2100多家分店的零售业庞然大物凯马特就因管理不善、资不抵债而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一起零售业破产案。可见,对于那些长盛不衰的大的跨国公司来说,规模只是表象,只有隐藏在规模后面的核心竞争能力才是企业长久生存的法宝。
虽然企业大可以产生规模效应,但当企业达到一定的规模后,如果管理能力跟不上,组织成本将迅速上升,从而使得企业的整体利润反而会下降,而管理却恰恰是中国企业最大的瓶颈之一。
应该看到,比别人小并不可怕,因为中国的企业还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只要你确实有能力,总有那么一天会赶上它,甚至超过它。在当今这个资本运营可以被企业任意玩弄的年代,要把规模做大实在不是一件难事。但是,做大只是手段,做强才是目的,这是我们所有的企业都应该清楚的。因此,重要的不是把规模做大,而是把规模做大的条件是否具备。规模的扩张应该建立在“精小完善”的积累的基础上,“捆起来的小舢板不是航空母舰”。
|